行业资讯
空气过滤器在制药厂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详解
- 时间:2025-10-17
- 作者:KLC环境科技
- 点击:4 次
空气过滤器在制药厂和医疗器械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原理、方式和结果。在这个领域,空气过滤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符合法规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远超一般工业或民用环境。
Why Use Air Filtration?
在制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中,空气过滤系统的核心原理是严格的污染控制(Contamination Control),目标是创建并维持一个受控的、符合特定洁净度级别的环境,以防止产品受到来自空气的各种污染。
具体原理和动因包括:
防止微生物污染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这是最关键的目标,尤其是对于无菌药品(如注射剂、眼药水)和植入性/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空气中悬浮的细菌、真菌孢子、病毒等微生物一旦落入产品或与产品接触的表面,可能导致产品失效、引发患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空气过滤(特别是 HEPA/ULPA 级别)是去除空气中微生物及其载体(如尘埃粒子)的主要手段。
防止微粒污染 (Particulate Contamination): 空气中的尘埃、纤维、金属屑、人员散发的皮屑等非活性粒子,同样是药品(特别是注射剂,可能引起血管堵塞)和精密医疗器械(可能影响性能或引发体内异物反应)的严重污染物。高效过滤能将空气中的微粒数量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防止交叉污染 (Cross-Contamination): 在生产不同品种药物或活性成分的车间,空气过滤有助于配合气流组织设计,防止前一批次产品的粉末或活性成分通过空气扩散,污染到后续生产的产品。
二、 应用方式 (How is Air Filtration Implemented?)
制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中的空气过滤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系统工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洁净室 HVAC 系统 (Cleanroom HVAC System):
核心载体: 空气过滤功能主要集成在为洁净室专门设计的暖通空调系统中。
多级过滤策略: 在空气处理机组 (AHU) 中通常设置多级过滤:
初效过滤 (Pre-filter): 通常为 G4/MERV 8/ISO Coarse 级别,去除大颗粒,保护中效过滤器。
中效/高中效过滤 (Medium/High-Medium Filter): 通常为 F7-F9/MERV 13-15/ePM1, ePM2.5 级别,进一步净化空气,减轻末端高效过滤器的负担。
末端高效过滤 (Terminal Filtration): 这是保证洁净室级别的最关键环节。过滤器安装在送风系统的最末端,直接向洁净室内送风。
过滤器类型: 普遍使用 HEPA (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过滤器 (H13, H14 级别) 或 ULPA (Ultra-Low Penetration Air) 过滤器 (U15 或更高级别)。具体选用哪个级别取决于该区域要求的洁净度等级(例如,ISO 8/GMP D 级区域可能用 H13,ISO 7/GMP C 级用 H14,ISO 5/GMP A/B 级核心区域必须用 H14 或更高,并配合单向流)。
安装形式:
高效送风口: 将HEPA/ULPA 过滤器安装在特制的送风口箱体内,通过散流板送风(常用于非单向流区域)。
风机过滤单元 (FFU - Fan Filter Unit): 将风机和 HEPA/ULPA 过滤器集成在一个模块化单元内,大量密集安装在吊顶上,用于形成大面积的垂直单向流(层流),是达到 ISO 5/GMP A 级环境的主要方式。
气流组织 (Airflow Pattern): 与过滤紧密配合,控制空气流动方向以排除污染。
单向流 (Unidirectional Flow / Laminar Flow): 在最关键的操作区域(如无菌灌装、直接暴露产品的操作点,对应 GMP A 级),空气经过 HEPA/ULPA 过滤后,以均匀、平行的流线(通常为垂直向下)和特定速度(如 0.36-0.54 m/s)流过工作区,将产生的微粒迅速“吹走”,防止其在产品上方或关键表面停留。
非单向流 (Non-Unidirectional Flow / Turbulent Flow): 在洁净度要求稍低的区域(如 GMP C, D 级),过滤后的空气通过送风口送入,与室内空气混合稀释污染物,并通过回风口排出。依赖足够高的换气次数 (Air Changes per Hour - ACH) 来维持洁净度。
局部保护与隔离系统 (Localized Protection & Containment):
层流罩 (Laminar Flow Hoods) / 生物安全柜 (BSCs): 提供小范围的单向流洁净环境,用于保护产品或操作人员。
隔离器 (Isolators) / 限制性进出屏障系统 (RABS - Restricted Access Barrier Systems): 提供高度密闭的物理屏障,内部维持 GMP A 级环境,将操作人员与无菌操作核心区分隔开,是现代无菌生产的重要技术,其内部空气循环和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均依赖 HEPA/ULPA 过滤。
排风过滤: 对于产生有害粉尘(如高活性药物粉末)、气溶胶或生物危害性物质的操作间或设备,其排风必须经过HEPA 过滤(有时甚至是两级 HEPA)处理后才能排放,以保护人员和环境。常使用 “袋进袋出”(Bag-in/Bag-out - BIBO) 式过滤器更换系统,确保更换废弃滤芯时操作人员不接触到受污染的滤芯。
三、 应用结果 (What are the Outcomes?)
在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成功应用空气过滤系统,其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主要正面结果 (Pros):
确保产品安全与质量: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被微生物和微粒污染的风险,保障了最终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满足法规符合性: 这是企业能够获得生产许可、产品能够上市销售的前提条件。符合 GMP、ISO 14644 等标准是强制性的。不符合会导致警告信、产品召回、停产甚至吊销执照等严重后果。
提高生产可靠性与一致性: 稳定、洁净的生产环境减少了因环境因素导致的工艺波动和偏差,有助于保证产品批次间质量的一致性。
降低污染导致的批次报废率: 有效的污染控制显著减少了产品因微生物或颗粒污染而未能通过质量检验的风险,从而降低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保障操作人员安全: 对于处理高活性或有毒物质的环节,排风过滤和隔离技术保护了员工的职业健康。
提升企业声誉与市场竞争力: 严格遵守高标准的生产规范是制药和医疗器械企业信誉的基石。
总结:
空气过滤器在制药厂和医疗器械制造中扮演着绝对核心的角色,是确保产品无菌、无微粒污染,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和满足法规要求的基石技术。其应用方式高度系统化、精密化,并与 HVAC 系统、气流组织、隔离技术等紧密结合。虽然成本高昂且维护要求严格,但其带来的产品安全保障、法规符合性和生产可靠性的结果是该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 本文标题:空气过滤器在制药厂和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详解
- 本文链接:http://gdklc.com/newsup-dtl-129.html
- 本文TAG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锂电池,半导体,电极片,新能源,洁净室,FFU,空气净化